“湿仓”普洱茶做为利于长期保存的特殊茶品,保存它便需要一个仓库。早期沿海一带的广东、香港,台湾做为近代普洱茶兴盛的主要地区与市场。是储藏流通普洱茶的主要区域。“湿仓”主指沿海一带仓储普洱茶用的仓库。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内地正忙乱于红天红地的文革运动。在“毁掉一切文化的思想指导下”,茶的命運也好不到哪去。香港已属难得的清凉福地,香港最早时期的普洱茶仓存于“地下室”,也就是“地下仓库”。不过,无论是地下仓库还是地上仓库,由于沿海一带空气潮濕的缘故。几乎所有的普洱老茶都不可避免的染上了“仓味”。即所谓的“湿仓茶”,指一种在仓储过程中产生出来的气味口感。这样的气味不伦生熟茶之分。气息都会附于茶叶之中。何为仓味呢?就是“仓库”的味道,相信人人都去过仓库。就是那一股子迎面而来有点剌鼻的“似霉非霉”的味觉气息。茶乃吸味的敏感之物,易将周围气息吸于自身。一般情况下,存茶有“进仓和出仓”之说。进仓,茶叶入库保存。在纬度低的沿海一帶,海洋型气候,湿度极大。这样的仓库无凝就是另一个“发醇车间”,这里已聚集了“众多微生物”。在高温高湿的“湿仓”环境中,茶叶滋味口感变化迅速,转化极快。“湿仓”存放的普洱生茶其口感特点表现为柔和、滑顺、茶汤漂亮。缺点是香气损失大,最难克服退却的是那一股“仓味”。所以还有“出仓退仓”之说,就是茶叶出仓库之后,自然摆放通风以消除“仓味”。短则一年,长则数年。
“干仓”,前面曾提到过,普洱茶乃“盛世之物”。只有待社会相对稳定富裕了才有它生存的空间。饱受磨難的国人解決温饱之后,口袋里终于有了一些闲钱。逐渐开始亨受闲事之怡,品味上也有了质的提升。终于愿意回望历史,在寻觅文化的路上感知先辈古人的品味与雅好。一时间,普洱茶仿佛从亘古的时空中报复似的急速回归与文化反弹。一时间,整个普洱茶领域炸开了锅,形成诸多“普洱茶江湖流派”。各类逼格派系林立,在普洱茶界有个特点,务必学会装逼,否則是混不下去的。顿时,“普洱江湖”一度风起云涌,波涛澎湃、大浪淘沙。“干仓”一词的出現,时间不超过十年。普洱茶的火爆与经济繁荣密不可分,与国人的口袋迅速膨胀极有关联。直至现在,红火的景象也不过十几个年头。刚从历史的边缘苏醒过来普洱茶。凭其自身味觉上的独特魅力,迅速刮起一股“普洱神风”,吹遍了神州大地。爱茶藏茶的人士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口感上也有了“新追求”,归于众口难调的需求。人们已开始不满带“仓味”的湿仓茶。追求所謂的“干仓”。干仓、主指云南以及北方气候干燥的地区存放的普洱茶。空气干燥,湿气弱是其气候地理特征。基于这样环境,仓储出來的普洱茶口感干净无异味,香气高扬四溢,茶汤沉滢清爽可口。缺点为转化太慢,滑顺度弱,茶度烈人。
“马背上的仓库”,清史上的普洱茶大多时间不是呆在仓库里,它们呆在路上的时间比仓库里要长的多。不论茶商还是朝廷官家并无藏储普洱茶的习惯,仅是为了备货。备茶的目的是困于那個时期运输的不便。普洱茶制作完成至驮上马背算起,经多轮马帮的驮运,在由船运车马等转辗,到达北京的时间在7-8个月。旅程达4000多公里。成千上万担的茶叶慢悠悠在路上走着,享受着时光的洗礼,一波接一波缓慢抵达。经过长途跋涉的新茶都快变成老茶了。茶叶的大部份时间是在崎岖的荒野,高山深谷中渡过的。即所谓的“马背上发醇”,茶在自然气息中微妙变化终于成就大味。地理交通的不畅。一直延續到近代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才修通了公路。即“昆洛公路”昆明一打洛,边埵之地的少数民族,由于从未见过汽车,竟然抱来草料要“喂食汽车”。以至把车辆当做了“铁马”。这条800多公里的国道,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只能算“山寨公路”。以当时的路况,车辆从昆明出发到西双版纳竟然需要一個星期的时间。如今它如古道一般已被荒芜在群山众岭间。曾经的山还是那山,过往的路早已变迁。云南边地的山峦峡谷中,漫漫古道已经走向了尘的边缘。岁月的沉伦,终将空无任何的物事与光景。更何况一片茶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