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吧,我们在今日头条发了一篇关于古树茶和台地茶的文章,文章表达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想告诉大家,台地茶其实没那么糟糕。
文章发布后我们就收到了很多条留言,小编仔仔细细地翻看了评论,内心久久不能平复。因为有网友质疑我说:小编,你就是卖台地茶的吧…
看完评论,从大家对于台地茶的“批判”中,让我感受到了普洱茶圈的傲慢与偏见。
茶无好坏,适口为珍。不管是台地茶还是古树茶,说白了都只是一种品饮罢了,只要健康,自己喜欢,选择哪个都是别人的意愿,硬要去分个好坏,真的非常不礼貌。
在普洱茶圈里,有些人可能自己都没喝过纯正古树茶,但听到古树茶都会称赞的说好,而提到台地茶则会摇摇头说不行:台地茶有农残,回甘和香味也没法和古树茶比。你让他盲喝两种茶,他可能也分不清哪个是台地哪个是古树茶,但是他们就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古树茶的稀缺性决定了它的价值,普洱茶圈里,有些人喝的茶并不是茶,而是虚无缥缈的存在感和优越感。
喝古树茶的看不起喝台地茶的,这是普洱茶圈的第一条歧视链。
喝奶茶的<喝台地茶的<喝古树茶的<喝很贵古树茶的
纯料与拼配一直是普洱茶圈里争议不断的话题。纯料粉们认为普洱茶“纯料”或“一口料”,是传统普洱茶制作的基本规则。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普洱茶制作工艺就没有“拼配”一说。拼配的提法不过是一些现代制茶企业为了扩大容量、以次充好降低成本的一种说辞。
而支持拼配的茶友则认为,普洱茶的拼配是一种创新,是一种品质再优化和再提高的工艺手段,经典的普洱茶产品一定有其独特的“保密配方”,而这个配方的核心内容就是“拼配”。
所以在茶圈里喜欢喝纯料的,歧视喝拼配的,认为拼配出的普洱茶属于“鸡尾茶”,缺乏正宗的韵味,品质大打折扣,有欺骗消费者嫌疑。
纯料与拼配,反正双方一直相互歧视着
拼配<纯料
在办公室喝茶,如果没有外人的情况下,我一般都是用塑料杯接着喝的。但是从同事鄙夷的眼光里,我放佛看出了一句话——你不配喝茶!
纵观普洱茶圈,茶友们不仅在乐此不疲的挑选好茶,对于泡茶的器皿也是越来越重视了。从上万块钱的紫陶壶到几块钱的大口缸都有人在用,有人觉得喝茶要有仪式感,有人觉得自由随性才最有风格。
对于那些注重喝茶仪式感的人来说,他们有一条泡茶器具的歧视链
用纸杯的<保温杯的<用口钢的<玻璃壶<盖碗<紫砂壶
众所周知,澜沧江流域的普洱、临沧、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区,而老班章、冰岛等名山产出的普洱茶又是大家认为最贵和最优质的。每年春茶采摘季,这里都会爆出茶王树惊天的采摘价格,不管是炒作还是热捧,反正每次都刷新着我们的世界观。
有时候请人喝茶,当你说出这是哪个名山哪年茶的时候,对方可能起初觉得这茶很一般,但是听你这么一说,也会点头附和着说道:好茶!谁都怕别人说自己不懂茶…
名山产出的茶普遍性而言,是要比一般的茶要好,但并不是全部,也并不代表你就会喜欢这款茶的味道……可经过各种信息的狂轰滥炸,茶圈里的好多人,都在慢慢形成了一个惯性思维:名山的就是好茶,价格越贵的名山茶越是好茶…
名茶山的价格水涨船高,连周边的茶区也因此升值,但是某些小众茶区的好茶却卖不出该有的价格。
这是普洱茶产区地域的歧视链,哪一棵茶它不想生在老班章呢。
不知名普洱茶产区<小众门普洱茶产区<普通普洱茶产区<名山普洱茶产区
春夏秋三季里,春茶是最受茶友们所喜爱的。蛰伏了一个冬季的茶树,在春季里抽开嫩芽,嫩绿的茶叶茶条索肥壮,香气饱满,是一年里最佳的原料。
秋茶的质量虽然不如春茶,但是也还好,外观比较漂亮,苦涩味低。
夏茶是我们口中的雨水茶,是我们口中质量最差的茶,是我们口中最受歧视的茶。夏茶也不负众望,用自己倔强的苦涩,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茶友们说的没错。
尽管不确定喝的是哪一季茶,但我们都有着一条共同的歧视链。
雨水茶<谷花茶<春后茶<春中茶<头春茶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不!
在茶圈里,有时候没去过茶山也会受到偏见;有时候从从淘宝来的便宜茶只敢自己偷偷泡着喝;有时候网友会为了争论生茶熟茶谁更好而吵得面红耳赤;有时候小白因为问的问题太入门也会被嫌弃……普洱茶圈的歧视链环环相扣,没完没了。
但人在江湖,哪里能少得了歧视。在这条路上,我们往往被别人歧视着,也歧视着别人。就厚着脸皮,勇往直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