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茶”是最近两年普洱茶市场上新的增长点,一方面十年左右的茶,仓储得当的话,也都有了一定转化,到了适饮期;另一方面,在全国经济下行,普洱茶市场走低的大环境下,众多普洱藏家开始纷纷释放库存,以求变现,所以市场中一时涌现大量的中期茶,而持有者们也在努力为其手中的茶品树立名声,在各方势力的推动下,中期茶也迅速进入消费市场。由于2011年以后市场对名山古树茶的热捧,导致普洱茶的原料价格水涨船高,也带动了整个原料市场的价格提升,所以市场上的产品一度出现了新茶与旧茶价格倒挂的现象。而中期茶由于早期原料价格低廉,即使算上仓储和时间成本,其价格都可以很亲民,甚至比新的古树茶还低。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消费者转而会选择有一定年份的中期茶作为日常的口粮茶,实现消耗。说到中期茶,便不得不提仓储。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质,让其需要经历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进行存储。十年之前,尤其是本世纪以前,普洱茶基本是作为外销品的,主要销往香港等地,存储过程多是由香港茶楼老板完成,所以直到2005年之前,普洱茶仓储的话语权都还是掌握在香港人手中的。而普洱十年也是大陆市场的仓储水平逐渐走向专业化的十年,目前甚至形成了一些知名的仓储品牌。
广东东莞一度是中国的存茶之都,据不完全统计,整个东莞拥有30万吨的普洱茶存量。目前市场上的中期茶,来自东莞仓的就占了大半。普洱茶的仓储,经过十来年的发展,无论在规模上还是现代化、专业化程度上都已经迈向了新的高度。
参观过东莞茶天得茶仓的人都会被震惊,7000多吨的存量令人咋舌,包含了六大茶类,普洱茶占据60%以上。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天得茶业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搭建了一个有茶博物馆、专业干仓存储中心、全国连锁加盟中心、茶叶交易中心、拍卖中心、茶叶银行、电商运营中心等七大事业板块的产业共享平台。就其仓储中心,整座仓库按照专业化茶仓标准打造,拥有良好的密闭性,天花板采用了5层隔热材料,且留有风球作为通风口,墙角处则设置了可开关的紫外线杀菌通风口,以便仓外湿度较低时,可打开通风口通风,利于茶叶的储藏。天得茶仓还设有理化分析室,有着先进的设备,其中包括了像微生物培养箱、电子显微镜、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各种理化分析仪器。
东莞的“双陈普洱”也是以仓储著称的普洱茶品牌,双陈即为“陈化时间,陈化质量”,双陈同样具备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茶仓,向市场推出的都是经过一定时间陈化到位的“成品普洱茶”。其产品构成一方面是从各处收来的优质普洱茶,经过严格仓储后重新赋予双陈普洱的二次品牌,另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生产的茶叶,也同样是先进仓再面市。
除了东莞,不少茶商也在各地建立茶仓进行比对试验,以寻求最适宜其品牌普洱茶的仓储模式。日趋专业化的仓储水平和仓储品牌的建立以及有序释放的中期茶让普洱茶能在越陈越香的正轨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