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普洱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保险股权治理加速:祭出大股东监管组合拳

2020/5/28 16:24:25发布161次查看
  文丨秦桑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对负债经营的保险业而言尤为重要。
  健全的公司治理是银行保险机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长期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保障。
  近年来,监管部门屡屡表态,高度重视公司治理监管工作,持续推进中小机构股东股权乱象整治工作。
  遥想2017年底原保监会开始第一家险企违规股权清退工作,股权问题,及与之息息相关的公司治理越发受到行业关注。
  再想2018年,银保监召开成立之后的第一场监管会议,即中小银行及保险公司公司治理培训座谈会,关注的一大重点亦是股权治理问题。
  伴随安邦处置的告一段落、和谐健康的出售、长安责任易主...... 近来越来越多的问题险企出现股权变化,但依旧有股权乱象导致的经营乱象问题频传。
  继5月初,传出银保监调研保险机构股东股权管理情况消息后,近日再有媒体报道:
  正在推进2020年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评估工作,将进一步加强公司治理监管。
  这无疑向市场明确释放监管工作重心的信号。
  也就是说,对于保险股权乱象的治理,监管仍然坚持高压状态。
  不松劲,不停歇,保险股权治理一直在路上。
  从即日起,《今日保》将推出保险公司股权问题系列观察报道,以事为鉴,鉴往知来。愿 保险公司的股权早日海清河晏。
  1
  建章立制:大股东监管组合拳
  纵览2018年以来银保监先后对保险产品问题、投资问题、销售问题苛以重拳监管,肃清乱象的诸多举措,及对中小银行股权问题大规模查处后,2020年保险机构股权问题加速在即。
  彼时的保险业,既存在股东不作为、不到位,从而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也发生了少数股东乱越位、胡作为,随意干预保险公司正常经营的问题。
  有的股东挪用保险资金自我注资、循环使用、虚增资本,肆意进行不正当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甚至把保险公司异化为融资平台等等。
  针对当时的乱象,监管屡屡表态,长上牙齿、重拳出击、拨乱纠偏,且出台了系列规章制度,也查处清理了部分违规股东,譬如对安邦等公司持有的超规股权安排退出,“驱逐劣币,保护良币”。
  近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重申了,银行保险机构股东股权乱象治理,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牛鼻子”,也是推动各项监管工作的“牛鼻子”。根据《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港股03988)保险报》的报道:
  下一步,银保监将继续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坚持将打击股东违法违规行为作为监管工作重点,研究制定大股东行为监管指引等制度规范,持续开展股权和关联交易专项整治,加快建立股权集中托管、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公开等监管机制,持续提升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有效性。
  事实上,关于大股东监管策略早有变化,这将是一套大股东监管组合拳。
  2018年3月原保监会修订发布《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明确对保险公司股东准入、股权结构、资本真实性和穿透监管等方面的规范。强化股权乱象整治,严格限制急功近利、企图控制公司牟利或投机套现的股东。
  最最重要的是,《办法》将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由51%降为三分之一。同时,将股东划分为控制类、战略类、财务ⅱ类、财务ⅰ类(持股比例不足5%)四个类型,对不同类型股东资质、入股资金和股东行为进行了分类监管。
  同年,8月28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对外发布《保险业公司治理实务指南》系列标准,包括4项团体标准。这是保险业乃至我国金融领域的首批公司治理团体标准,填补了金融领域公司治理标准的空白。
  2019年银保监会再次出台了《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评估办法(试行)》,从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风险内控、关联交易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指标要求,并首次对公司治理机制失灵等情形设置调降评级项。
  与此同时,银保监会还建立银行保险机构股权管理不良记录,持续加强对违规股东的监管和惩戒。
  相关文件、制度的出台,为监管提供了尚方宝剑,要求相关股东严格执行。
  2
  利剑再出鞘:中小银行已处理3000违规问题,清理1400代持股东
  一方面建章立制,另一方面利剑出鞘。
  早在2017年,原保监会开始重拳治理股权乱象。首次开展覆盖全行业130家保险机构的公司治理现场评估,基本摸清行业公司治理底数。
  2018年,银保监会以“回头看”形式抽取50家保险机构进行公司治理现场评估,对其他90家保险机构进行非现场监管评估。重中之重是严格规范股东股权管理:
  一方面,加强对保险公司股东资质、入股资金的穿透性审核,对不合规的股东坚决予以退出。
  同年前三季度,对于股东资质和资金来源不符合要求的申请,不予许可2项,未予通过19项,涉及增资120.37亿元,涉及股转17.77亿股。
  譬如,2018年2月23日,原保监会正式宣告接管安邦,期限一年。涉嫌虚假出资、循环出资的安邦集团,正是股权治理的典型。
  5月9日,银保监会下发问询函,三问长安保证担保有限公司于2012年4月增资长安责任保险的资金来源。
  7月,银保监会又作出了《关于不予许可国联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变更股东的批复》,监管认为该公司未在某一时点实际达到增资额13亿元,且无法提供“增资款全额到位,不存在资金循环使用注资”的承诺说明,存在利用同一笔资金循环出资的可能,不符合《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之要求,故驳回请求。
  另一方面,针对陷入治理僵局、申请监管指导的保险公司,约谈公司高管及相关股东,要求其合规行使股东权利。对于撤销许可的6家公司,积极推进引入合规投资人。
  2019年,中国银保监会下发《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股权和关联交易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针对银行保险机构股权和关联交易进行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股东股权违规行为以及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等乱象行为。
  此次检查内容主要包括:
  股权获得的合规性、资金来源的真实性、股权关系的规范性和透明性、股东行为的审慎性、关联交易制度建设及关联方档案的完备性等等。
  同年,银保监会共查处中小银行3000多个股东股权违规问题,清理1400多自然人或法人代持股东,责令违规股东转让股权33.4亿股。保险还会远吗?
  去年12月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评估暂行办法(试行)》,随即要求:
  各级监管部门完成监管评估后,及时将评估结果通报相关机构,督促相关机构认真落实整改要求。监管部门对评估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符合行政处罚情形的,将启动立案调查程序。
  由此看来,未来将持续保持对违法违规行为严处罚、严问责的高压态势,做到依法监管、有法必依、违法必惩、执法必严,并依法公开相关处罚信息。
  3
  一抓到底:下狠心、来重拳、刮骨疗毒是为必然
  金融行业是特许经营行业,保险牌照作为金融牌照具有稀缺性,社会资本进入保险业,有些出于逐利和布局的考量。如果股东股权行为不合规,那么必然会给险企乃至保险市场带来很大风险隐患。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决定公司业务战略和风险偏好的核心基因。严监管,股权结构是监管层治理的重心之一。
  看过去两年持续的股权监管举措,监管的强制性和权威性正在发生作用:
  其一,部分保险公司不合规股东转让股权。由于股权管理办法强化了股东的透明度和股权穿透管理,一些实际控制人不得不披露信息后,事实上就超越了“一参一控”的数量要求。为此,他们不得不转让保险股权。这一要求的实施使得资本系要想形成金融控股公司就变得更加困难,从而也许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
  其二,多个监管规定的相继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保险新股东的优质。严格的股权要求,使得此时真正能参股保险公司的都是有实力和且有战略性眼光的投资者,将实力不济、仅是追求短期利益的投资者排除在外。
  其三,中小保险公司的董事会及其办公室得到了强化。不可否认,此前诸多中小险企对于公司治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董事会制度建设薄弱。而相应制度的出台,中小险企不得不引起重视。这就强化了董事会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可以说强化股权管理推进了保险公司治理。
  2019年,经银保监会批准,新成立的大家保险集团将依法受让安邦人寿、安邦养老和安邦资管股权。这标志着安邦集团风险处置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也意味着以安邦风险处置为代表的保险业股权治理进入深水区。
  股权治理固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任重道远。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容小视。
  挑战一:股东穿透要求与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资本隐藏的手段多样,而监管人手有限,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有足够的手段和能力去抽丝剥茧地找到实际的控制人或受益人,这考验着监管部门。另外,行政机构还面临20个工作日的行政审批时限要求,但金融机构股权审核常涉及几亿元或几十亿元资金,20个工作日内难以查证真实性。
  挑战二:保险资本补充的迫切需要和保险公司股东资质要求的矛盾。众所周知,保险是高投入行业,资本补充非常紧迫。但对于广大中小保险而言,增资扩股成为必需的选择。一方面,保险公司要精心挑选潜在的股东并对股东进行资格和入股资金的审查,然后再报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再做穿透审查,这是一个很耗时的过程。另一方面,在当前情况下,符合监管要求,经得起股东穿透和资金穿透的企业确实少之又少。
  挑战三:监管需要反思从严监管的时机和尺度。从理论上说,监管操作应是逆周期而动的,然而运动式监管、密集型监管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负作用。在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民营经济和中小保险都面临较大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在监管执行中应当考虑保险的实际承受能力和实际情况而行使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股权治理的基础就是建章立制,按照依法合规、分类处置、稳妥推进的原则,有序处置存量不合规股权。
  面对多年沉疴,下狠心、来重拳、刮骨疗毒是为必然。

普洱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