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省杂多县扶贫局开办的牧民就业培训班里,村民尕东主接受了两年的免费培训,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唐卡的制作。经济日报记者 石 晶摄
在杂多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牧人希望家园”,扶贫物业公司员工在打扫小区卫生。经济日报记者 石 晶摄
青海省杂多县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育程度低,是全省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杂多县凝心聚力,通过设立生态管护员岗位、易地扶贫搬迁、技能培训等,助力贫困群众增收,目前,贫困发生率从过去的22.06%下降到4.41%。
青海省杂多县距离省会西宁有1000多公里,是青海最偏远的一个县,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育程度低,就业难、发展难,脱贫更难。杂多县是一个纯牧业县,是典型的国定贫困县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因自然条件严酷造成的贫困、生态环境制约导致的贫困、因灾因病形成的贫困、内生动力不足产生的贫困同时存在。“多维贫困”导致产业发展难、设施配套难、均衡发展难,是全省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杂多县完成了9个贫困村退出、6074名贫困群众脱贫的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了17个非贫困村的2351户6087名贫困群众的减贫任务,贫困发生率从22.06%下降到4.41%。
凝聚合力 共拔穷根
杂多县推行主要领导包片区、常委包乡、县级和村级领导包村、县直部门科级任驻村第一书记、乡镇干部包组的做法,确定了937名干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帮扶关系,对内走村入户摸情况、对外多方渠道找资金,三年时间,累计争取到各类社会帮扶资金1416.44万元。
杂多县面临江水、背靠大山、地无三尺平,城市建设土地供应有限。但杂多县还是拿出县城城镇规划最后一块政府储备用地205亩,划拨给贫困群众盖起了52栋三层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楼。
走进村民群尕位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牧人希望家园”的家里,两室一厅80平方米的房间里暖意融融。
群尕曾经生活在杂多县查旦乡达谷村,村里全是砂石路和羊肠小道。因地理位置偏僻,受雪灾和野生动物侵害,牛羊所剩无几,每年大雪封山时,一家人的生活艰苦异常。2017年,群尕一家搬到了杂多县城,群尕从此放下牧鞭,成为生态管护员,“生态管护岗位一年收入2万多元。搬到县城生活,条件好了很多。”群尕说。
据介绍,杂多县投资1.422亿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711户313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于2018年底已全部搬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投资2.65亿元实施的危房改造涉及项目户8911户;投资3.36亿元的灾后恢复建设项目涉及5个乡镇和县城9个社区的3712户,目前已全部完工。
杂多县委书记才旦周说:“把最后的储备用地让贫困群众安居乐业是最应该、最值得的,我们必须满足群众想上好学、就好医、养好老及享受较好公共服务保障的需要,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护山保水 生态脱贫
杂多县是三江源澜沧江源区核心保护区域,保护和发展的矛盾向来存在。怎么做既能让贫困群众脱贫,还能让江水长清?
在昂赛乡年都村,峡谷内澜沧江奔腾而下,山坡两侧松柏葱茏,一副大美和谐的自然景观。
在澜沧江畔建档立卡贫困户云塔家门前的开阔草地上,一座绿色集装箱式房屋异常醒目。进到里面,只见全是简易的标间配置,摄像器械和生活用品显示经常有人入住。
“集装箱房是扶贫项目解决的,供自然观察人员居住。有部分自然生态和野生动物研究或科研机构在网上预约,由乡政府审核资质后盖章准许,生态观察人员与牧民同吃住并交纳一定的费用。”昂赛乡党委副书记才旺多杰告诉记者,云塔家所在地是雪豹和金钱豹出没的地方,在雪豹的视频和图片被生态管护员发布后,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
许多像云塔一样的牧民生活在澜沧江核心区,他们为了保护生态牺牲了养殖牛羊赚钱的路径。但是,依托生态管护员岗位和生态体验接待,云塔一家脱了贫。
才旺多杰介绍,三江源国家公园每年批准进入园区内的人员不超过300人,2018年昂赛乡21户评定的特许接待家庭收入达43万元,45%归接待家庭所有,45%归村集体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帮扶,10%作为雪豹等野生动物保护基金。
杂多县扶贫局局长才仁东周告诉记者,杂多县开辟了7752个草原生态管护员岗位,贫困人口占49%,户均年收入2.16万元。
放下牧鞭 学技增收
利用19个非贫困村村集体的1900万元资金,杂多县成立了扶贫加油站、扶贫汽修场、畜产品交易市场,既增加经济效益又增加就业岗位。“总共开辟了8个产业,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业。”才仁东周说,县里还成立了扶贫物业公司,县里干部周转房、行政中心、棚户区物业都交给扶贫物业公司,目前,已帮助100多名贫困户就业,“把有限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留给最需要的人”。
扶贫物业公司保安宗尕2017年从苏鲁乡山融村搬迁到安置点,宗尕在物业公司上班,妻子白忠则贷款在小区门口租了一间铺面,准备卖馍馍、面条。“机械设备全部买回来了。”白忠说。她的脱贫信心满满。
搬出来相对容易,解决就业才能真正脱贫。在扶贫局开办的培训班里,20岁的尕东主已学了两年手艺,唐卡、泥塑,逐步学深学精。“有了一技之长,就不愁脱贫。”尕东主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玉宏 石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