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种植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各种病害层出不穷,近期多位群友向我们反映,番茄叶霉病发展迅速,有些棚室一夜之间80%的番茄都染病了。
1、番茄叶霉病发病症状
番茄叶霉病通常发生在叶片上,初发病时在叶片背面长出不规则的褪绿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处生出灰褐色绒状霉层,叶片正面在相应的部位褪绿变黄,湿度大时病叶正面也可长出灰褐色霉层。
叶片正面症状(初期)
叶片背面症状(初期)
叶片正面症状(中期)
叶片背面症状(中期)
叶片正面症状(后期)
叶片背面症状(后期)
2、番茄叶霉病病原菌特征
引起番茄叶霉病的病原菌为黄褐钉孢passalora fulva,分生孢子梗多丛生,橄榄褐色,每个隔膜细胞的上端向一侧膨大呈节状;分生孢子椭圆形、卵形,暗橄榄褐色。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缓慢且致密,灰白色,突起状。
黄褐钉孢分生孢子梗
黄褐钉孢分生孢子
黄褐钉孢培养性状
3、番茄叶霉病侵染循环
番茄叶霉病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或在种皮内越冬。条件适宜时,越冬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经气流或雨水传播,分生孢子萌发形成侵染菌丝在细胞间蔓延,通过产生吸器伸入细胞内吸取水分和养分,导致叶片表面出现褪绿病斑。
数天后,侵染菌丝从寄主气孔伸出,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即我们在病斑上看到的灰褐色霉层。病原菌聚集阻塞气孔,植株呼吸严重受抑,导致叶片萎蔫枯死。新生出的分生孢子随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造成病害蔓延。
4、番茄叶霉病发病条件
番茄叶霉病的流行主要取决于温湿度条件。温度决定病害的潜育期,在番茄整个生育期,温度基本上都满足病害发展的需要,因此,湿度就成了田间叶霉病发生流行的最主要因素,它影响着病斑的产孢数量,以及分生孢子的萌发和侵染。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寄主表面持续湿润时间越长,发病就越严重,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时,湿度越高发病就越严重。
5、番茄叶霉病防治措施
抗病品种
不同番茄品种对叶霉病具有明显的抗性差异,因此利用抗病品种防治叶霉病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可以参照栽培说明,并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市场需求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栽培品种。因为黄褐钉孢容易发生变异,所以在生产中还要注意轮换栽培,以防黄褐钉孢变异,使品种抗性丧失。
药剂防治
易感病时期要注意勤观察,一旦田间出现病叶,及时用药防治。药剂方面可选择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43%氟菌·肟菌酯(露娜森)悬浮剂3000倍液。在药剂防治时应注意药剂轮换,尤其是内吸性杀菌剂不能长期连续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