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升旗仪式
张应松
每天清晨6点,在安徽省石台县大山深处一个不足百人的小村子里,激昂雄壮的国歌声会准时奏响,一面五星红旗在旋律中徐徐升起、迎风招展。此刻,不论是路上的学童,还是田间的耕者,或是操持家务的农妇,无不整理衣帽、肃然敬立,把目光聚焦在那面鲜艳的国旗上,向她致以最崇高的注目礼。
这样的场景已经持续14年,升旗手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叫余先华。
多年来,余先华先后用坏8根旗竿,更换25面国旗。一个老人,为何用这种庄严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感恩?
双目失明天掉“馅饼”
余先华,1949年出生,石台县丁香镇西柏村新建组村民。由于自幼家庭贫寒,他只读完小学一年级便被迫辍学,13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竹篾匠手艺,利用大山里丰厚的毛竹资源,扎编箩筐等农具到集市换些生活用品,以此艰难度日。
再苦再累,余先华都不怨天尤人,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1970年,余先华与邻村大他3岁的张荷枝喜结伉俪。婚后,两人生育了4个孩子。为了供孩子们读书以及赡养老人,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余先华就独自赴江苏无锡务工。
出于节省路费的原因,他每年只在春节期间赶回老家与亲人团聚。因而,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重担自然落在妻子身上。
1998年,49岁的张荷枝突然罹患青光眼导致双目失明。余先华砸锅卖铁,带着爱妻辗转奔波于合肥、南京、上海等地大医院。积蓄花光了,病情仍不见好转。万般无奈之下,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只得留在老家,做起妻子的“拐杖”。独自打理5亩薄田,还要拉扯4个孩子成家立业,终日劳累,异常困顿,这么艰辛的日子还能维持下去吗?
张荷枝眼睛失明后,生活不能自理,人也变得孤僻自闭,不愿面对任何人。余先华知道,妻子最需要的,不只是温饱与治疗,还有来自他的体贴、陪伴与关心。
怕妻子想不开,余先华每天至少抽2个小时陪张荷枝在村外的阡陌和山坡上散步。他鼓励妻子面对现实,坚强地活出尊严、活出质量。“阿枝啊,有你在,我们就是一个完整的家。让我俩抱团取暖,相互搀扶,白头到老,共同走完人生的路!”
面对不离不弃的丈夫,张荷枝泪满眼眶,激动地说:“我的眼睛虽然瞎了,可心里一片光明,因为有你做我的拐杖。未来的路上,我们一定能患难与共、风雨同舟。”
2005年,石台县残联实施“残疾人千元就业工程”,考虑到的第一个帮扶对象就是张荷枝。很快,县里派人专程给余先华夫妻送来1000元就业扶持资金。
“这真是天上落下大馅饼啊!”余先华和妻子喜出望外,激动得彻夜难眠。对他们而言,累死累活地干一年,纯收入也到不了2000元。
这笔钱怎么用?两口子经过商量以后,决定由张荷枝在家里开个小卖部,卖点日杂百货以及农资,实现“家门口就业”。
小山村不大,为了照顾余家,朴实的乡亲们即便赶集到了镇子上,买生活用品时也“手下留情”,省出一点钱花在余家的小店里。乡亲们的关照与亲情如雨露甘霖一般滋润着余家夫妻贫瘠的心田。每个月几百元的盈利,大大地改善了他们因病致贫的窘境。后来,当地政府不仅将余先华夫妻纳入低保范围,还把村里的一条机耕路以每年1000元的费用标准让他们承包管护。
从此,在当地政府“精准扶贫”的关怀下,余先华一家慢慢走出困境,闻到了久违的生活芬芳。
自升国旗真诚感恩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余先华抚今忆昔,感慨良多。他常对孩子们说:“现在农民不交粮、免了税,国家还给种田补贴;小孩读书不要钱,残疾人还发给就业扶持金。做梦都想不到,国家的惠民政策竟有这么多。现在的好日子,大家无不希望过得慢点、再慢点。你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懂得感恩,要千方百计地回报身边每一个人!”叮嘱孩子们的同时,余先华自己也意识到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感恩祖国和社会。
每当从电视上看到***广场的升旗仪式,余先华都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有一天,他突然萌生一个想法:在自家院子里竖旗杆、升国旗,以此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感恩。
“而且,还能培养下一代的爱国主义情怀……”他越想越觉得“这件事应该马上做”。他甚至埋怨自己“为什么才想到呀”。
说干就干,余先华手持柴刀进山选材。
山陡林密,每走一步都不容易。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寻觅一周,终于找到一棵笔挺的长杉树,有6米多高。将树放倒、扛下山,再打磨去皮、用桐油浸泡防腐。然后,他在院子里挖好一个深坑,将旗杆树好,又用石块和水泥砌起一个坚固的四方形旗台……
为了让升旗仪式庄严而隆重,余先华在旗杆旁又竖起一根木杆。这根木杆做啥用?
他专程去县城,用节衣缩食省下的850元钱买回一只大喇叭和一套音响功放设备,大喇叭稳稳当当地悬挂在旗杆旁边的木杆上。当然,他还买回鲜艳的五星红旗。
一切准备就绪。
2005年10月1日,清晨。余先华先帮妻子洗漱完毕、穿戴一新。他把妻子拉到旗杆下,看妻子站稳以后,用颤抖的手拧开功放机开关。
霎时,高亢嘹亮的国歌声犹如强劲的冲击波,穿透飘浮的雾气,在沉寂的小村上空炸响,而后迅速弥漫到每一个角落。
小心翼翼地拿出叠得整整齐齐的五星红旗,余先华站在大门前高耸入云的旗杆下,细致地将国旗铺展开来,在空中挥舞几下,然后系在旗绳上。他双手拽住绳索,缓缓地拉动。
一面鲜艳的国旗,迎着朝霞冉冉升起。一双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国旗下,昂首注视着那片红色迎风飞扬,脸上溢满幸福的笑容。
热泪纵横。余先华顾不上拭去眼角的泪花,一只胳膊搂着妻子,另一只手攥成拳头。两位老人,在晨风中高声合唱起国歌……
考虑到妻子的身体,此后,不论严冬酷暑,无论雨雪风霜,余先华始终坚持一个人的升旗仪式。每一天,这是他最重要的任务、最隆重的时刻,从不落下一次。
2009年,国庆60周年之际。为了让老爸能及时收看到北京威武浩荡的大阅兵,余先华在外打工的小儿子给他买了一部液晶彩色电视机。正是那天,余先华看到北京***广场的升旗时间是早晨6点。于是,他就把自己在夏秋两季的升旗时间固定在早上6点,与北京保持同步。考虑到山区的天气变化和乡亲们的作息时间,他又把冬春两季的升旗时间固定在早上7点。而降旗时间,一年四季都固定在下午5点半。
14年换旗25次
为确保升旗仪式万无一失,余先华在家里准备了5面大小不一的国旗。碰上雨雪大风的恶劣天气,他升小一点的国旗。因为如果升大的国旗,不仅旗面容易破损,旗杆也容易折断。
14年间,他先后用坏了8根木质旗杆、更换了25次国旗。对那些旧损的国旗,他也像呵护传家宝一样,精心地叠放保存起来留作纪念,在阳光好的日子里,还拿出来晒晒。每逢国庆或建党、建军等重要节日,他还会在家门口悬挂彩旗并燃放烟花爆竹,周围的村民都前来观看。
2010年以后,每年的国庆节这天,余先华不仅燃放几百块钱的烟花爆竹,还特意请来镇上的婚庆礼仪公司,用松枝在村口扎起彩虹门,挂上“庆祝国庆”的横幅,让全村父老乡亲在国旗和彩虹门下摄影留念。
每天看着国旗在村中飘扬,村民都觉得非常自豪。每逢外人问路,村民都会这样介绍自己的家:“西柏村里飘着国旗的就是新建组!”
为迎接建国65周年,2014年9月,经济条件逐渐变好的余先华没顾上给自家买点儿什么,带着省吃俭用下来的1600元钱,跑到县城,定制了一根12米高的标准不锈钢国旗杆。同时,他还在旗台四周设立了不锈钢护旗栏。
要知道,他们夫妻俩为了使旗杆变得“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差不多2个月没碰荤菜了。其实,他们家需要用钱的地方还真不少,比如:两间土坯屋,碰上雨天堂屋和厨房都漏雨,可他俩宁愿用脸盆接漏,也坚持要把旗杆换了。
岁月飞逝。而今,余先华上初中的大孙子也加入爷爷升国旗的行列,并且熟练掌握了升旗的全套流程和规范动作。每当余先华身体不适卧床不起,或外出有事不能及时赶回时,孙子总能主动代替爷爷按时升降国旗。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古木参天、绿阴如盖、空气至纯的小山村里,余先华让乡亲们记住了两道永恒的风景:一道是他14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的庄严的升旗仪式,一道是他每天傍晚准时牵手妻子、两人依偎走在村间小道上的背影。余先华,他就是飘扬在村民心中的一面旗帜,把真爱与感恩的力量播进土地,植入每个父老乡亲的心里……
来源《农村青年》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