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有自身转化的共性。但论转化年限、转化价值,具备越陈越香的准金融特性的唯有普洱茶一种。越陈越香中“陈”是时间概念,“香”是品质概念,可饮、可是普洱茶的双重特点。坊间有人问,所谓“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白茶不也能存放七年吗?可是,七年年之后呢?存放一定时间的白茶,其寒性、凉性有所收敛,味道温顺。
但在普洱茶复兴之前,白茶和其他茶类都是散茶形态,并没有紧压成饼状,普洱茶复兴之后不少茶类效仿普洱茶蒸压成饼、开始讲年份,聊后期转化,谈时间效益。有的借鉴普洱茶小产区模式,讲地域,玩山头。产区概念易学,但普洱茶的金融属性是其他茶类无法效仿的,现存的号级茶、印级茶、中期茶便是最好的实证。
时光换来普洱茶的收藏效益,普洱茶也不辜负时光,在岁月中悄悄变化,茶性变得温和,滋味变得更醇、顺顾、滑、柔,养胃暖身,通气活络。光阴流逝,多年后,摆一方茶席,邀请三五老友,拿出曾经存下的味道,叙叙旧日的时光。那一盏普洱茶便是彼此岁月最好的见证,在茶汤中一起回忆过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