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理想的“茶”,或说极高标准的茶。这岂不是跟我们平常喝的茶,印像中的茶相距甚远。是的,平常我们印像中的茶又苦又涩又刺激,甚至有些人以为不苦不涩不刺激不是茶。也可以这样说,绝大多数的茶是这样的,绝大多数的人所喝的茶也是这样的,所以这样普遍的认为是正常的。世上极好的东西都是极少的,能偶遇上极好的茶是一种缘份,遇到又认识到需要天份。
我们茶聚时,也常常聊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大多数人不很懂茶,分不出那个茶好,那个不好。并不是那些人的口感没那个分辨能力,只是他没喝过极好的茶,没有认识和对比,而其实他们所喝所试的各种各样的茶,其实从本质上都是差不多,水平就停留在那里,既然都是差不多的茶,自然难以分辨了,有时甚至会越喝越乱,干脆就随便乱喝,不再去追求“茶”了。如果,他们喝到极好的茶,自然马上就明白,有了相应的分辨能力。7q9o7\8f$r
即使我们没遇到极好的茶,但并不防碍我们说茶和评茶,我们就假当这一“极好的茶”是茶的理想,茶的极高标准。假如,喝到这样极好的茶,任何人,任何的身体状态,所相应的任何口感,都会感觉到是好茶。不但这样,还有任何人在任何阶段和时候喝这样极好的茶,都会觉得是好茶。其实,一个茶好不好,拿给一个不懂茶的小孩喝,可能会更准,更直观,小孩对茶没有太多的思维,他只是当一饮品来喝,好喝他会说好喝,不好喝他会说不好喝,好喝他会很乐意继续喝,不好喝你怎么说,他都不愿意再喝。而不是请那些所谓的“大师”,“专家”的评判。
我们有了“理想的口感”和“理想的茶”,可以进一步学茶,评茶了。
文/无非妙道,2013年细说普洱——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