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定义,拼配,就是指通过评茶师的感官经验和拼配技术把具有一定共性而形质不一的产品,拼合在一起的作业。这是一种常用的提高茶叶品质、保证产品延续性、扩大货源、增加数量、获取较高经济效益的方法。
而在现实生活中,茶叶的拼配技艺,则是真正决定其风格和品质稳定的基础,是中国茶制作过程中一道特殊又重要的工艺,是提高茶叶品质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科学而精致的拼配,加入等级接近优势互补的调剂茶,我们才能获得有产量的、品质稳定的、质量上乘的成品茶。
从茶叶这个行业来说,拼配既是最重要的技术支撑之一,也是行业内的百年企业形成自己经典产品的“武功秘笈”。有了拼配,茶叶才会有口感的圆融交汇;有了拼配,茶叶才会有香味的层次迭进;有了拼配,茶叶才具有了性格和生命力。作为茶企业,文化要传承、品牌要发展,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体系、自己的拼配经典,才能形成性格维系消费者的心。
拼配的理论基础
在了解完拼配的概念之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普洱茶拼配的理论基础。
第一,普洱茶的拼配源于中药“配伍”的理论体系。这是因为:中国的中医理论素有“药食同源”之说,他们认为普洱茶不仅仅是一种解渴的茶品,而且具有“解油腻、醒酒”等功效,是对人体产生保健功能的特殊饮品。清代著名的药学家赵学敏在著述《本草纲目拾遗》中,就将普洱茶以药材的名义纳入其中。
第二,历史上著名的普洱茶生产基本来自当时的茶叶集散地,为普洱茶的拼配提供了资源保障。当我们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的普洱茶每一次热点的转移及经典茶品的出现,都伴随着茶叶集散地的转移和兴起。当一个新的茶叶集散地出现时,六大茶山绝大部分的茶叶,都会集中在这个地方加工、销售,并销往四面八方。而这期间产生的一些老字号无一例外的都有自己的拼配“秘方”。也正是通过拼配,他们做到了自己的独特口感和产品性格,并保证品质始终如一。
第三,普洱茶的拼配注重的是茶叶内含物质的“优势互补”。我们知道,不同茶山、不同区域所生产的晒青毛茶是不同的,其口感差异很大。这种差异不仅体现了茶叶芳香类物质含量的不同,还体现了内含物一些细微差别。如何判断这种差异,以及将这种差异进行有效合理的“重组”与“融合”,创造一种更优质的普洱茶产品,是从古至今普洱茶人始终追求的梦想。以紫芽茶为例,唐代陆羽的《茶经》记载“茶者,紫者为上”,指的就是紫芽茶。它所含的氨基酸、类黄酮等物质高于云南很多产区的晒青毛料。但是,如果单制紫芽茶,即纯料或者一口料的原料选用,其效果很差,汤色浑浊、苦涩味极重。人们饮用后,会因“药性太大”而使身体出现种种不适的症状。但将它拼配进晒青毛茶,以它为辅,其含量控制在五分之一以内,其汤色、口感、内含物的品质均有极大的提高。如果说紫芽茶更多地体现茶叶的药用价值的话,适度配置则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中药理论本身就坚持适配的原则,不是量大就好。
拼配的意义
那么拼配到底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从比较严格的角度来说,拼配茶影响了近代普洱茶的历史,并且成就了行业龙头企业的标杆产品。拼配茶基本上就是使用不同时间采摘的、不同山头的、不同级别的晒青毛茶拼到一起,这样首先可以增加成品普洱茶的产量,并且赋予了普洱茶更多的口感。
首先从普洱茶本身来说,拼配茶解决了普洱茶出现“口感两极分化”的问题。如果没有拼配茶,那么普洱茶的口感将会出现“特色鲜明”的特点,往往朝着两极分化的方向走,要么滋味过于浓烈,要么过于平淡,相对协调的口感就很难达到。口感的两极化直接导致的后果是消费者的两极化,接着是价格的两极化:即天价茶和低价茶。所以,我们不得不感谢拼配的出现,因为拼配,很多人才可以喝到价格和品质相对均衡的茶品。
其次,对于茶叶种植者来说,拼配也起到了让大家共同富裕的作用。因为消费者一致追求某一口感偏向的茶品,那么口感另一极必然受到冷落,对于普洱茶而言这无疑是个灾难。那些备受追捧的山头价格高涨,备受青睐的老茶天价待售。在原产地就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一些山头寨子每到春茶采摘的季节,人来人往、价高商多;而另一些产区,除了当地人,鲜有外人来访,茶叶价格凄凉。一些不被人们所熟知的村寨无声地阐述着一个事实:所有的茶叶卖了还不够养家糊口,贫穷是赤裸裸的现实。而普洱茶拼配的出现,虽然没能完全改变这一现实,但总算没有让普洱茶产区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至少现状是多极化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