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仓储摸索过程经历了:港仓——湿仓——纯干仓——自然干仓——地域性干仓,各种摸着石头试错,吃瓜群众从跟风到唾弃,每一次仓储的提倡都是一次轰轰烈烈的去库存过程,而后追赶的人成为接盘侠后发现市场风向突转,时代抛弃你的时候真的连招呼都不会跟你打。现在人们似乎不那么纠结仓储标准问题了,只要是干仓的,昆明仓有它的粉丝,广东仓也有它的粉丝,北方仓也自然有它的一片自留地。谁都渗透不了谁的份额,谁都想成为行业标准,却一步未进。
突然,有人说普洱茶沿用多年的通风保存是错误的,似乎仓储标准真有统一的一天。
通风保存,其实早就印证了,很多中小藏客早年存茶就是通风存放,导致了茶不香,汤色转化深但没有茶气的尴尬境地,甚至造成许多霉变的普洱茶,因为通风的空气是饱含水分和污染源的。通风,最早是邓时海编的《普洱茶》写进教条的,时代背景下不难发现,当时正是港仓普洱茶大行其道的年代,为什么要通风?因为港仓普洱茶出仓仓味重,只有通风放一放才能更好让茶友接受。
而业内大佬们的仓库不通风,除了发现更聚集提香外很大原因是嫌麻烦,从早期的不管不理到后来懒得通风以免受潮。
那么,不通风意味着密封吗?
观点认为是一定程度的密封。普洱茶的陈化作用分为有氧与厌氧转化两部分。
厌氧即为隔绝空气,有氧则是接触空气,但不完全是通风,而是有条件适度的过滤换气。为什么要过滤并适度换气,就好比金鱼缸,换水不能把原来的水全部换成新水,这样鱼是极容易生病死亡的。金鱼缸换水必须保留一部分旧水,加入新水鱼缸的才能保持生态平衡。这个理论用在普洱茶的专业仓储也是一样的,长期密封的茶仓换气也是很小心的,因为经过长年累月的活性菌已经养成,为茶叶的有氧和厌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一个大型仓库,一次性把里面的茶叶全部替换,这种微妙的环境也会被打破。
以前的经典教案是普洱茶需要氧化才能转化,氧化是动植物生命系统的时间杀手,过度氧化必然导致泯灭。现代普洱茶科学体系发现,普洱茶的很大一部分优良转化都是在厌氧环境下发生的,然而仅仅厌氧普洱茶的口感风味是不完美的,所以结合适度的有氧转化则对厌氧转化产生促进作用,而良好的厌氧转化又促进有氧转化的良性循环,经过精心的时间调配,能陈化出惊世骇俗的普洱茶品,当然前提是茶质本身要好。这就是现代普洱茶储藏理论。
极端的真空仓
业内也有极端主义的,就是提出普洱茶的完全真空厌氧陈化理论。认为普洱茶也是食品,而常规的绿茶为了防止氧化而失去风味,保存方法是低温真空,同理也就推导到真空储藏普洱茶上来了。全厌氧转化的老茶,的确口感非常醇香,喉韵和体感也是相当好,但是二三十年的茶感觉跟七八年的干仓茶差不多的错觉,不是说不好,只是失去了普洱茶的时间韵味,而且这样的时间成本真是太高了,要知道在人类社会,时间才是最昂贵的东西。
值得推敲的是,这些三十年老茶,是收藏者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入手的,然后转入长期厌氧环境存放,保存至今才诞生了这珍稀的厌氧老茶的范例。然而,在该收藏者入手这批茶的前十年,这些茶毫无疑问是存放的有氧转化时期,而后二十年则因厌氧而彻底中断了有氧转化的作用。所以结合这些茶的历史历程以及口感特点,喝起来像七八年茶的感觉是在厌氧之前就完成的十年有氧干仓转变,而喉韵和上乘的体感感受则来自后期二十年的厌氧转化而来。那么设想,新茶一出厂就厌氧长期保存,这样存放的普洱茶转化是几乎停滞的。
具备可复制性以及标准化潜力
小普研究过多种仓储的茶品,最为看好的就是适度密封厌氧为主有氧结合的普洱茶陈化体系。这样存放出来的普洱茶,具有综合的优点,纯净好喝,香气馥郁。而这些能够数据化量化的时间节点,就成为业内大佬的时间密码,普洱茶存放的终极杀手锏,创造了时间维度上击败竞争对手的终极筹码。
这样的仓储体系,具有跨地域的可复制性,能将普洱茶标准化,而普洱茶产业最缺失的就是标准指标。普洱茶后陈化市场,是具有巨大市场前景的,所谓的昆明仓、北方仓、广东仓都不可能成为统一的标准,以后对生物特性的进一步研究,相信适度厌氧为主有氧结合的普洱茶陈化体系会成为主流。陈化的专业仓库,则是由大公司大品牌通过资本集中筹建,茶客只有付给较低的仓储托管费用就能保障茶品的安全和良性陈化,在专业仓储托管的茶品,也就具备了标准化交易的可能。未来普洱茶的消费、投资、收藏流通都是建立在标准化仓储基础设施上的极其繁荣发展的。同时,未来普洱茶的信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专业仓:专业且集中度高茶叶更香更好,硬件设施好储藏稳定安全,水火无情人有情的保险公司全程保障茶叶安全,流通买卖认准专业仓无障碍流转等优点。
集中化的共享仓储
那么,对于已经买入茶叶的茶友,目前茶叶的存放首要保证的是干仓储藏,避免受潮或者吸到异味,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投放专业仓托管是最佳选择。如果托管仓与自建仓储相比,费用差不多甚至更低的情况下,专业仓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优点无疑是第一选择。而专业托管仓,就是共享经济的必然趋势。在普洱茶的仓储分布,也必然呈现马太效应的虹吸作用,专业仓越来越好也越来越集中。
对于大部分茶客来说,“我不会存放但好坏我会喝,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