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程度上,叶底整体状态直接反映了一款普洱茶的用料优劣、工艺是否得当、浸出物是否丰富、香气是否纯正、存放是否得当等诸多信息。连普洱茶的叶底都不懂,还能说你懂茶么?比如:优秀的古树头春,叶底通常都显肥厚,革质感明显,叶脉粗犷;台地茶叶面薄弱,如薄纸易折,冲泡之后无力恢复弹性,甚至多次冲泡也不能展开,叶子愈薄愈差。
为何通过叶底来鉴别熟茶要比生茶复杂得多?在大多数情况下,熟茶的叶底鉴别要比生茶的复杂得多,因为熟茶的工艺较为复杂,那么也就导致了茶叶在一系列的制作过程和存放年限后,再拿出来冲泡,可能性的因素就会更多。
而生茶则不然,大多是通过叶底来看原料,尤其是新生茶,通过叶底来鉴别出自哪个山头的例子尤为普遍,可是熟茶就相对复杂,不仅要看原料,还要看拼配,甚至还要看它发酵技术的成熟度,最后连仓储和存放年限都要仔细甄别。这也就是很多人喝普洱茶,为什么喜欢拿熟茶,而不拿生茶叶底来鉴别普洱茶好坏优劣的原因了!